在生态省建设推进工作中,秭归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为抓手,狠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生态红利不断显现,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9天,同比上升22天,优良率达88.6%,境内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和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均达到100%。2018年9月,顺利通过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技术评估。
县委、县政府以生态省建设推进工作为契机,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统筹推进,与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环保督察工作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工作有机衔接,将其纳入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将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
竭力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秭归县坚持“生态+旅游+农业”融合发展,实现全域旅游、农旅共强。建成生态柑橘园、生态茶园、生态蔬菜基地共80万亩,形成了百里柑橘画廊,柑橘年综合产值达到了30亿元,柑橘亿元村3个,建成5A景区1家、4A景区1家、3A景区4家。
▲泄滩乡花果同枝夏橙产业一瞥
借力生态省建设推动产业生态化
调整优化工业结构,禁止发展化工、钢铁、冶金等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大力发展无污染、低排放、高科技企业,形成光机电、食品加工、纺织服饰、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集群。着力推进工业提档升级,大力推进吉盛扩能增效等32个工业技改项目。落实环保倒逼机制,采取最严厉的环境监管措施,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小造纸、小火电、小水泥、小矿山等环境污染企业共60多家。
全力推进坝上库首第一县能源清洁化
加强岸电设施建设,推进待闸船舶用能清洁化,在秭归茅坪港旅游码头、沙湾水上综合生态服务中心、沙湾丁靠、仙人桥靠船墩建设4处岸电项目,建设变压器11台,岸电桩101个,船电宝20套,可同时为110多艘船舶供电。每年可为过往临时停靠船舶供电120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460吨、二氧化硫排放79.1吨、氮氧化物排放108.64吨,基本实现“锚地不再有噪音、船头不再有黑烟、江面不再有油污”的目标。
▲ 秭归岸电工程建设一角
下力治理生态环境污染
一是着力推进流域污染治理,完成县城和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污水排放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累计投资1.1亿元,实施香溪河、茅坪河、良斗河、九畹溪、兰陵溪五大流域综合环境整治。二是强力推进船舶污染治理,制定了《秭归县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备案船舶污染物接收企业4家,固体垃圾回收船5艘,油污水回收船11艘,近4年上岸处置船舶垃圾6800多吨。三是全面禁止网箱养殖,筹资5500万元,拆除库区网箱12000多口,在长江干、支流实行增殖放流,累计投放1200万尾花白鲢鱼种,促进水环境改善。四是常年清漂保洁。自2004年以来,连续14年开展境内长江干支流清漂,每年投入清漂船只达6500船次以上、人工达16000人次以上,年打捞漂浮物均在2万立方米以上,累计40万多方。同时,打捞上岸的漂浮物经华新水泥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系统进行焚烧利用,实现了漂浮物无害化处理和节能减排双赢效果,累计替代原煤7.3万吨。夏季洪峰时段,最高日投入大小清漂船达150余艘次、700余人次,确保了江面清、库岸洁、景观美。
▲长江秭归段清漂
着力在长江生态修复上出实招
一是推进消落区综合治理,实施库岸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治理县城及移民搬迁集镇岸线13.1km,治理消落区面积约3.8km2。对童庄河、吒溪河、香溪河消落区保留保护1.04km2、植被恢复措施1.85km2。二是强力推进非法码头整治。按照“拆除到位、清场到位、复绿到位”原则,取缔和拆除非法码头16个,恢复自然岸线3000米,补植复绿1.2万平方米。三是全面实施生态复绿。完成长江干流岸线复绿755.7亩,长江支流岸线复绿2711.1亩、精准灭荒2238亩、公路绿色通道提升150.4亩、废弃矿山复绿83.6亩、临时占地复绿52.9亩。
(来源:宜昌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