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活”起来 市场“火”起来

10-14 08:28   杨春艳 向红梅

秭归非遗为文旅融合添彩


古老的“龙舟下水”仪式是屈乡千年传承的独特端午习俗。 三峡日报通讯员 郑家裕 摄


“芈绣馆”的绣娘们传承非遗项目“三闾刺绣”技艺,创作文创新品。 三峡日报通讯员 向红梅 摄


举世闻名的屈原文化、独树一帜的端午文化、丰富多彩的峡江文化、源远流长的诗歌文化及古老神秘的巴楚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这里是屈原故里、坝上明珠——秭归。秭归挖掘保护了1个人类非遗项目,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6个省级非遗项目,14个市级非遗项目,43个县级非遗项目。


如今,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再一次碰撞,火花四溅中,秭归探索出一条以非遗为红线的文旅融合之路。秭归非遗在传承与创新中走进市场、打出品牌,实现了让非遗“走”进生活,“活”在当下。


古老习俗“新玩法”


秭归,是屈原的故乡。这里,世世代代流传着有关屈原的故事传说;这里,为纪念屈原形成的端午文化历经千百年不衰。


在秭归,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仪式感十足,搏击江流的龙舟比赛,传承了古老的游江招魂,古朴隆重的端午祭祀,骚坛诗人吟诗唱和,挂艾叶、割菖蒲、包粽子、点雄黄……沿袭千年的传统习俗,满含对屈原的怀念和敬仰,构成了秭归端午文化的底色和灵魂。


这些古老的风尚和习俗,是秭归端午走入全球视野的最大底气。2009年,“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千年流传的习俗里,蕴含着端午的文化记忆。如何唤醒群众的文化记忆,让非遗在当代生活中重放异彩,秭归探索在文旅融合中走出一条新路。


于是,在众多传统活动之外,秭归让端午这一传统节日融入更多“灵感”和“时代元素”,推出“万人包粽子挑战吉尼斯纪录”“美食嘉年华”“美食地图打卡”“我在秭归过端午”抖音评选等活动。


千年端午习俗与国际“接轨”、与美食“相融”、与互联网“触电”,拓展了秭归端午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人们体验着打开“端午”的不同方式,给传统节日增添青春与时尚的味道,激发出更多的活力和新鲜感。


非遗剧目“进景区”


国庆假期,在屈原故里景区,游客既可恣意享受于美丽山水间,又可观看大型原创民俗歌舞剧《大端午》,享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艺术之美。


《大端午》以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为主线,将薅草锣鼓、杨林堂鼓、高腔、花鼓戏、杨柳琴鼓、峡江传说等众多非遗项目更集中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光影变幻之中,游客可领略到幽邃神秘的峡江风情;在精彩歌舞之中,游客又可体味原汁原味的端午习俗;在瑰丽诗歌之中,游客还可感受诗意盎然的浪漫小城。


秭归非遗在时光里绽放芳华,向世界展示着民俗文化的旺盛生命与磅礴力量。而非遗又成为文旅融合的红线,游客们可以在享受山水秭归壮美的同时,感受文化秭归的厚重与灿烂——


秭归将先辈与急流险滩搏斗而呐喊出的生命之歌“峡江船工号子”请上了屈原祠前的游船;


倾力打造反映屈原上下求索一生的历史舞台剧《礼魂》,填补九畹溪漂流的季节空白;


将薅草锣鼓、秭归花鼓戏、秭归山歌等非遗项目搬进青滩古民居文物保护区内;


把独特的秭归婚嫁习俗、民俗民风放在链子崖的青山绿水间演绎;


在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投资8000多万元新建博物馆、非遗馆、端午剧场和九歌苑戏楼,打造融合秭归多元文化元素的系列文化剧目。


文创产品“火起来”


前往旅游胜地,带走一些颜值与内涵兼具的文创产品,似乎已成为旅游的“必选动作”。因此,快速“火起来”的文创,又成为了一个潮流。


紧跟市场步伐,秭归根植于屈原文化、端午文化、峡江文化,打造独树一帜的文创产品。


屈原故里风景区“芈绣馆”内,源自“三闾刺绣”古老工艺的坐垫、抱枕、手包、香囊等刺绣产品,成为游客喜爱的文创产品。


“三闾刺绣”兴于汉代,距今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在屈原出生地乐平里最有特色,2018年入选为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芈绣馆”在传承古老针法、绣样的基础上加入新的绣法和图案,其作品获得了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如今,秭归正以兼具历史厚重感和时代感的形象,创作以公众需求为引导,与百姓生活相结合的文创产品,不仅得到本土市场认可,甚至还走出宜昌。别具特色的黄杨木雕,兼具装饰之美和文化韵味,亮相于第十四届“文博会”;非遗传承人开发出峡江帆船、龙舟、龙马金花砚、艾叶香包、杨林堂鼓等系列产品,走俏市场,销售收入过百万元。


“由保护到传承,由传承到文化商品,由商品到产业化发展,再回到传承,秭归已形成一个巨大而紧密的非遗保护、传承、发展链条。”秭归县文化馆馆长郑祥艳介绍。


(来源:三峡日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