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金花砚:古朴诗意绕指尖

10-18 10:11   杨春艳 向红梅

刘志伟正在雕刻龙马金花砚作品。三峡日报通讯员 向红梅 摄



在秭归,提起本地古砚,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归州大沱石砚。大沱石采于峡江深水之底,成砚数量极少,非常珍贵,宋《砚录》品评大沱石砚为天下第四。


殊不知,在秭归还有一种砚台,虽不及大沱砚名气大,却也是文人墨客钟爱之物,即龙马金花砚。


龙马金花砚因石中金花而珍贵。制砚人根据金花的大小和分布,在砚上随形雕出山水、花鸟、走兽,乌黑里闪烁出金光,贵气却不张扬。


2014年,秭归青年刘志伟复兴了龙马金花砚雕刻技艺,沉寂百年的龙马金花砚重新走入大众视野。2015年,龙马金花砚雕刻技艺被列入秭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龙马金花砚之名得自石头产地,在秭归县青滩镇(现屈原镇)寺大岭下,有小溪自深山出,名为龙马溪,龙马石则出产于此,因石材中自带一种形似金砂的颗粒而闻名。《归州志:物产》记载:“龙马石产龙马溪中,其色黑,上有金花,可为砚及屏、磬之类。”


刘志伟介绍,龙马金花砚采用青滩龙马溪上的岩石雕凿而成,砚台温润细腻,储墨经久不干,曾是川江上颇有名气的秭归特产,备受文人墨客和商人富贾推崇。


青滩李姓人家曾在青滩古镇开设砚台作坊,刘志伟的祖父在这家砚台作坊里当学徒,后入赘李家。后来,钢笔逐渐普及,砚台用得越来越少,李家的生意也越来越不景气,最后作坊停了,青滩上再难寻砚台作坊。


从小,祖父就讲制砚的故事,龙马金花砚这充满诗意的名字,一直伴随着刘志伟成长。稍大一些,他随当花匠的父亲上山找盆景树,偶尔也会寻得龙马金花石。仿着青滩人家家传的古砚台,刘志伟曾用锯条做出了一个砚台。


成年之后,刘志伟在多个行业打拼过,但始终没有放下“玩石头”的爱好,最终还是一头扎进龙马金花砚里。


从此,他到古书里寻找龙马金花砚的制作技艺,回到青滩寻访老艺人,收藏老砚台,更是钻进了大山里寻找龙马金花石。


几年的摸索,刘志伟对龙马金花砚有了更多的了解,开始复兴龙马金花砚的古法雕刻技艺。2015年,经过一个星期的精心打磨,刘志伟创作出其第一件龙马金花砚作品《明月松间照》,后被一名来秭归采访的记者相中收藏。


“采石、立意、打胚、粗雕、精雕,龙马金花砚的雕刻技艺并不难,难的是雕刻中随形就样。”刘志伟举例,刻喜鹊老梅,将石中金花刻成点点梅花,刻老牛卧于水塘,墨池中的牛儿正好是一朵金花,巧思妙想与精湛工艺相融,才能真正随物赋形,让作品有浑然天成之感。


如今,龙马金花砚也被更多人所知,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的赏砚爱好者前来寻宝,刘志伟所雕刻的200多方龙马金花砚也被购买了一半,最高单品成交收藏价达到10000元。


“想让更多人看到龙马金花砚里的诗意,想让更多人在龙马金花砚里看到秭归乡土特色。”刘志伟始终在传承中创新,屈原、青滩民居、峡江风情等秭归文化符号被刻划在龙马金花砚上。今年6月,刘志伟更将“归州砚”馆搬进了屈原故里风景区,龙马金花砚里所蕴含的秭归传统文化被更多人所知。


(来源:三峡日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