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视丨保护传承非遗 丰富屈乡底蕴

©原创   12-17 17:36   记者 向晓飞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生命记忆和精神源泉。近年来,秭归县全面启动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传承非遗,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日,秭归县开展端午节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0周年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讲授端午习俗和屈原文化,这是秭归县传承保护非遗——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的一项新举措。这样的讲座在11月份已开办了六场。


据了解,自2012年以来,秭归县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


秭归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谭斌:“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对我县非遗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建立科学有效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使非遗名录更加完善,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持续开展并富有活力,特色文化保护和传承更加有效,着力彰显秭归文化的多样性,形成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秭归县免费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场馆阵地、交通运输、对外宣传、赛事活动等,大力加强生产性保护工作,成功开发出峡江龙舟、秭归竹编、归州砚刻、峡江木雕、杨林堂鼓、九畹丝绵茶、三闾刺绣、艾草系列产品、秭归何氏膏药等30多个种类的非遗生产性保护产品。


秭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郑祥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工作方面,我们做到了见人见物见生活。主要是依托非遗场馆进行活态传承,依托非遗传承基地和传习所进行活态传承,依托民俗活动进行活态传承,实现了‘屈乡特色、全国典范、世界影响’的目标。”


经过多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秭归县还出版了《屈原传说》《秭归建东花鼓戏》《中国端午节》《屈原文学》《骚坛》《中国端午习俗》等一大批非遗专著和期刊。同时与教育部门联合,编写了一批非遗校本教材。逐渐形成了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龙舟竞渡、三闾骚坛等文化品牌,使秭归闻名全国,享誉世界。


秭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郑祥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挖掘非遗资源,补录一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做好非遗进校园、进景区工作。加大对传承基地和传习所的扶持力度,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搭建平台,推动我县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秭归融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