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教授回秭归“烹饪”屈原家宴,“李嘉诚”来向他学艺

01-06 10:16  



“这是粽橙之恋。粽橙取义‘忠诚’,把屈原《橘颂》中的柑橘文化与有棱有角的粽子结合在一起,在饮食中体现忠诚爱国之情。”


“这是椒浆胹鳖。古楚,鳖的做法就是清炖成肉羹。我们取大塘鳖,配以木姜子、青花椒、自制酱料,比清炖之法更香浓,滋阴凉血润燥。”


“这是青滩嗦丢儿。一颗颗小石子被烈火油烹得光泽闪亮,只能吮吸,但回味无穷,原是古代三峡船工的‘下酒菜’。”


……




在秭归县旅游美食文化研究院古朴雅致的品鉴室里,根据《楚辞》还原古楚烹饪方法并赋予现代气息的菜肴频频端上餐桌,活色生香,鲜味扑鼻,令人垂涎三尺。

研究院的院长王革,是位“美食教授”。2017年,38岁的王革从武汉返乡创立秭归县旅游美食文化研究院。


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他说,叫响屈原家宴品牌,做大旅游产业蛋糕,帮助更多农民脱贫致富,是他的“小目标”。



一次当评委的经历,勾起他回乡创业的梦想


在湖北酒店行业,王革颇有名气。


他创办的武汉格维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曾为200多家酒店提供服务。他还是湖北省烹饪酒店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武汉商学院客座教授,全国酒店酒家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委。


一次回家乡当评委的经历,使王革萌生“二次创业”的念头。


秭归是屈原故里。2015年,秭归县委县政府决定依托屈原文化打造“屈原家宴”美食品牌,促进旅游业发展。


该县开展“秭归味道·屈原家宴”大赛,从民间征集了400多道地方特色菜肴,于2016年1月进行决赛。


作为从秭归走出去的酒店管理专家,王革受邀担任决赛评委。


一道道浓郁峡江风情的佳肴,舌尖满是“儿时的味道”,勾起他挥之不去的乡愁记忆。


能不能发挥专业特长,把屈原家宴整出个大名堂?他的想法,与秭归县产业发展布局不谋而合。


2017年6月,王革与秭归县政府签订1.25亿元美食旅游投资协议,共同开发屈原家宴美食文化项目。


王革绞尽脑汁研发、改良菜品。2019年3月,“屈原家宴”获中国烹饪协会授牌,列入中餐企业特色美食名录。在不久前的湖北省第二届楚菜美食博览会上,屈乡江鲢入选楚菜名菜。




他是文化传承者,“李嘉诚”来向他学艺


“吃的是美食,品的是文化。”


接受采访时,王革反复强调企业的“文化”属性。


还原历史味道,寄托心灵乡愁,王革将屈原家宴的得意之作诠释出诗意的唯美。


“屈原家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多年研究屈原文化的秭归县作协主席秦晓梅介绍,早在两千多年前,《楚辞·招魂》里就用两大段描写、记载了古代楚国比较系统的食谱。


如“大苦咸酸、辛甘行些”,说的是在饮食调制中,适当地把五味都用上。“肥牛之腱,臑若芳些”,提到了原料的选择标准,即以肥壮为准。


形式创新,对于王革,只是“硬币的一面”。另一面,是坚持品质。


求质不求量。对绿色食材原汁原味原生态的追求,王革近乎吹毛求疵。


高山里的土豆、黄瓜、南瓜、西红柿、土辣椒等地道食材,很多农民没当回事,在他眼里却是“宝”,以高于市场的价格逐户收购,直接进厨房上餐桌。有的优良老品种,把种子晒干后返还农民,保护起来。


健康美食,返璞归真。秭归五星级标准建设的西江国际大酒店,厨师长李嘉诚到研究院跟班学习一周后,回店推广橙皮牛肉、屈乡江鲢等特色菜品,“大受游客欢迎”。




就算“一夜回到解放前”,也要返乡继续创业


二次创业,王革的内心是幸福的。


屈原家宴逐渐赢得市场认可,在全县20余家酒店推广,吸引大量游客,带动600多人就业。


2020年,新的美食文化博览园将开建。农特产品基地,也将向更多乡镇布点。


而王革最初提出返乡投资时,却遭到了妻子“一千个一万个”反对:在武汉有房有车,衣食无忧,折腾个啥?万一亏了,“一夜回到解放前”怎么办?


王革耐心劝解:致富要思源,应该为家乡做点事,不能小富即安。即使积蓄亏完了,自己有炒菜的好手艺,开个小餐馆,卖盒饭也能养活一家老小。



5年前,王革被武汉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授课,多次担纲“开学第一课”。


如今,王革把课堂搬到村头巷尾。授课对象从大学生变成餐馆大厨、农家乐从业者、山村“厨娘”。据统计,已有2000余人次接受培训。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志兵 彭小萍 通讯员 郑家裕 周华山)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罗梅;值班编辑:赵鑫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