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首批接种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的志愿者已满14天医学观察期。4月1日下午,这4位志愿者中唯一的女性、试验编号004的靳官萍告诉记者,目前她一切正常,已经结束观察疗养,回归到日常工作与生活。
据她介绍,离开武汉特勤疗养中心之前,包括她在内的4位志愿者均按研究计划完成采血,并自愿接受了肺部CT检查,结果显示4人都“双肺纹理清晰,非常正常”。但这还不意味着试验结束,记者了解到,志愿者们接种疫苗之后,需要在随后的6个月中配合开展研究随访。
CT结果显示双肺正常
离开时“特别舍不得”
3月31日,注射疫苗后的第14天,靳官萍吃完早餐,就进行了一次采血,随后,她和另外3位首批接种疫苗的志愿者都选择做了肺部CT检查。
“也是研究方想让我们大家彻底放心吧!”靳官萍在自己的疫苗日记中这样写道,“CT当时就可以看到结果,我们都双肺纹理清晰,非常正常!然后就可以收拾行李回家啦!”
参与临床试验以来,她自觉身体状况很好,只是最近几天因为武汉降温,她稍有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但并无大碍。
回想这14天,她有很多感慨,“就像做了一场梦”,更没有想到3月16日的一个决定会让她变得备受关注,“我当时的想法其实和我在武汉封城那天志愿参与防疫一样,我想的是,这个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刚好我可以。”
3月30日下午,此次试验的研究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薇来看望志愿者们。再次见到自己的“偶像”,靳官萍很欣喜,回忆道:“她真的很亲切,和我聊了很多,还开玩笑说,咦,没见你长胖呀?”
▲靳官萍与“偶像”陈薇院士合影留念
离开疗养中心时,靳官萍内心“特别舍不得”。在108位受试志愿者所在的微信群,不少人问她能不能发点照片,大家互相认识一下,希望有机会合影……靳官萍看了很感动。
回家路上也很顺利。她说:“进小区很容易,测了一下体温,然后微信扫一个健康码就可以了。”
不过,这还不意味着试验结束。记者了解到,志愿者们接种疫苗之后,需要在随后的6个月中配合开展研究随访,并进行7次血液样本采集,主要用于抗体检测。
已回归正常生活
接下来会继续做志愿者
“80后”靳官萍是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人,目前定居武汉,在一家上市制药公司工作。
▲接种疫苗后的第7天,靳官萍接受血液样本采集
她告诉记者,自己从武汉“封城”当天就加入了志愿者行列,先后参与了开车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转运和发放物资、筹备方舱医院等工作,也曾帮助支援武汉的医疗队进行采购,多次进入高风险地带:“我没有被感染,真的太幸运了!”
3月16日,由军事科学院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Ⅰ期临床试验正式获批,公开招募108名志愿者,分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三组接种疫苗。靳官萍于当天通过朋友分享的链接扫码报名,并很快接到通知,完成了体温测量、心电图、咽拭子检测、CT检查等体检项目,全部合格之后,成为了004号受试者,也是首批共4位志愿者中唯一的女性。
接近17日凌晨时,靳官萍接种了重组新冠疫苗。她对记者描述:“护士熟练地推完了药,我自已用棉签按住针口,舒了一口气。感觉跟平日打针没啥区别,像被蚊子叮了一口似的。”注射疫苗之后,她在观察室待了大概半小时,而后与另外3位志愿者被统一安排住进了武汉特勤疗养中心,单人单间,接受为时14天的医学观察。
此前她幽默地说,自己“过上了好多人梦想的生活——饭来张口”,一日三餐品类丰富,而且不重样,特别对胃口。怕自己“吃成大胖子”,她还下载了一个跳舞视频,每天早晚跟着跳几下,生活变得格外有规律。
▲临近医学观察结束时的一顿丰盛午餐
疫情之前“朝九晚五”的生活,在医学观察期间仿佛变得有些遥远,但在公司线上复工之后,她每天在自己的房间内按时打卡上下班。
如今,靳官萍已经回到了日常工作与生活。她说,接下来,自己会继续做志愿者。
(来源:三峡广电)
责任编辑:汪勤 值班编辑:赵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