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旅游 |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非遗传承之路

06-15 08:16  

端午节快到了

这个端午节你打算去哪儿?

不妨吃下这枚安利

▼▼▼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


作为5A级文化旅游区,近年来,屈原故里致力于将丰富的非遗资源与旅游有机“嫁接”,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非遗文化的聚宝盆


早在2009年,以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为主的中国端午节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10年开园以来,屈原故里这本字典里,就深深镌刻着“非遗”二字。


信步在绿树掩映、雕梁画栋的林荫小道,“花咚咚的姐呀,姐儿是花咚咚,回娘家背个花背笼……”一腔原始淳朴的天籁之音响彻云霄,没有音响,没有灯光,却引得来往游客掌声不息。



这一曲秭归高腔的演唱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罗留英,是由平湖旅游公司副总经理周建华“三顾茅庐”诚邀而来,“罗留英参加过三届‘唱响秭归’民间艺人大赛,在秭归颇有名气,被称为秭归高腔飙歌王。”周建华介绍,为了让罗留英加入屈原故里,他曾三次前往磨坪拜访罗留英,终于打动了她,成了屈原故里一名三峡原生态驻唱歌手。



来到屈原故里,怎能不体验一下端午习俗包粽子?只见粽子文化展示老师汪育新将箬竹叶折成三角形,拈一小撮糯米放进去,中间放一粒红枣,盖上一小撮雪白的糯米,用五色丝线或棕榈树叶缠上几转,制作完成。


66岁的汪育新是县级非遗传承人,2011年来到景区教游客包粽子和包粽子展示,她包粽子速度快、质量好、味道好,一分钟最多能包4个屈乡粽子。


“正宗的屈乡粽子必须用两片箬竹叶,只放一颗红枣,包成三角形,象征着屈原刚正不阿、一颗红心。”汪育新告诉记者,包粽子是屈原故里最受游客欢迎的项目,几乎每名游客都会来尝试一下,更是在去年端午节创下9478人一起包粽子的记录。


▲2019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周星亮 摄


还有峡江木雕、三闾刺绣、秭归民间吹打乐……一个个非遗项目如同一帧帧黑白默片,再现了峡江风雨沧桑的历史,令人感叹秭归的前世今生。




屈原祠里的脱贫致富经


一尊尊神态各异的屈原雕像,一件件散发着幽微清香的木雕,在屈原祠”刘志华木雕工作室“里,”峡江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刘志华正专心致志地凿刻着一块浮雕,不一会儿,一个小人儿形态初成,虽未精雕却已栩栩如生。


“刘志华木雕工作室”于去年“大端午”当日成立,在这间小小的,却古朴雅致的工作室里,刘志华创作出许多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令游客纷至沓来。



谁能想到,在来到屈原故里前,刘志华曾度过了一段穷困潦倒的日子。


2014年,屈原故里向他伸出了手。渐渐的,刘志华和他的作品开始“走红”,收入上来了,干劲更大了,他全身心地投入了艺术创作中,陆续获得了“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宜昌工匠”等称号,并于去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年收入达到十多万元。刘志华的胞弟,归州龙马金花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志伟也进入屈原故里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



对慕名而来学习雕刻技艺的游客,刘志华总是倾囊相授。令人惊喜的是,刘志华的4名徒弟如今都已成为了县级非遗传承人。“能让‘峡江木雕’走得更远,让峡江文化和屈原文化得到传承是我最大的心愿。”刘志华如是说。


让非遗文化“圈粉”年轻人


去年4月,屈原故里迎来春季研学游高峰。数千名中小学生在屈原祠前,穿楚服,祭屈原,举行拜师礼等活动,接受屈原文化的熏陶。


作为屈原文化的发祥地,屈原故里以其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推进非遗文化传承的首选,更成为了巴楚文化、峡江文化、屈原文化、非遗文化的聚宝盆。


目前,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共有12个非遗项目,12名非遗传承人,还有16名在秭归颇有名气的民间艺人。近年来,屈原故里非遗传承人、艺人实现人均年均收入18万元,旅游销售年均收入达1500万元。



“屈原故里将继续致力于建立非遗保护培训体系,壮大非遗继承人队伍。”平湖旅游公司董事长马尚朝说,景区还将结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制作非遗产品,促进非遗传承人的手艺实现商业变现,推动可持续的传承与非遗文化保护。


“未来,全市文化旅游部门将继续推进非遗项目进景区、非遗传承人进景区、非遗产品进景区。不断丰富景区内涵,让景区有亮点、有看头,最终实现文旅融合与景区创收的双赢。”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罗春烺说。


屈原故里非遗项目简介


端午习俗:距今2500多年历史,主要内容有祭祀屈原、插艾蒿、吃粽子等,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薅草锣鼓(秭归高腔):是清江流域土家人在薅草季节一边敲锣打鼓一边面对薅草者即兴编词演唱的应景歌吟,2006年,薅草锣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秭归民间吹打乐:秭归一种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其主要通过民间的婚丧嫁娶以及各种庆典风俗、劳动习俗和岁时节庆活动配合的民间器乐体裁。2018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爱上宜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