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甘蔗、高粱等禾本科植物有很大的为害,特别是对玉米危害巨大,从玉米的苗期到穗期都可为害。在其他严重地区,草地贪夜蛾对玉米为害损失高达72%,特别是2017年报道的非洲12个国家,因草地贪夜蛾入侵导致玉米减产830——2060万吨,经济损失高达24.8——61.9亿美元。因气候因素、自然天敌的控制和防治,2018年加纳和赞比亚平均产量损失是26.6%、35%,经济损失分别为1.77亿美元、1.59亿美元。
一、草地贪夜蛾特征识别
(一)为害症状识别
(二)形态特征识别
1.卵
草地贪夜蛾卵直径0.4mm,高为0.3mm,呈圆顶形,通常100-200粒卵堆积成块状,卵上有鳞毛覆盖,初产时为浅绿或白色,孵化前渐变为棕色,多产于下部叶片的背面或叶鞘上。
2.幼虫
幼虫1——2龄期,体长约1.7mm,头部青黑色,体色暗黄或绿色;
幼虫3龄期,体长约6.4mm,头部青黑色,背部褐色,侧线白色,毛瘤明显,腹部末节的4个黑色毛瘤呈正方形排列;
4——6龄期,体长10mm-34.2mm,头部红棕色或黑褐色,体褐色,亚背线和侧线白色,背部有深色凸点,老熟幼虫额部有白色或黄色侧“Y”形纹,其腹部末节4个黑斑呈正方形排列,少毛刺。
3.蛹
老熟幼虫长在2~8cm的土壤中化蛹,蛹呈椭圆形,红棕色,长14~18mm,宽4.5mm。
4.成虫
翅展32~40mm,前翅深棕色,后翅灰白色,边缘有窄褐色带,前翅中部各一黄色不规则环状纹,其后为肾状纹。
雌蛾,前翅无明显斑纹,呈灰褐色或灰色、棕色、杂色
。
雄蛾,前翅灰棕色,翅顶角向内各一三角形白斑,环状纹各一个浅色带自翅外缘至中室,肾状纹内侧各一白色楔形纹。
二、监测预报
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已按照各地玉米种植面积和历史草贪发生情况建立草地贪夜蛾监测点54个,发放并安装草地贪夜蛾诱捕器150个。各监测点负责人定时监督,认真比对草地贪夜蛾外形特征和对玉米为害特征,准确掌握草地贪夜蛾迁入和发生情况,精准发生区域和为害状况。各乡镇初见草地贪夜蛾,及时向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汇报,(联系人:吴菊香 联系电话:13886705657)后期按照一周两次进行监测数据上报,以便及时了解草地贪夜蛾发展情况,并按实际情况发布预警信息。
三、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生态调控及天敌保护利用:保护农田自然环境中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与非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形成生态阻截带。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促进作物健康生长等措施提高作物本身的耐虫、抗虫性;
将作物与驱避害虫、吸引害虫天敌的其他植物进行间作或轮作。
(2)生态防治
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Bt)、多杀菌素等生物农药。
天地释放:寄生蜂、捕食蝽等。
成虫诱杀:成虫发生期,集中连片使用性诱剂、食诱剂、灯光进行诱杀。
(3)化学防治
推荐农药品种的适宜用药剂量、使用时期建议如下:
注意:①抓住低龄诱虫的最佳防控期
②避免使用高毒农药
③注意交替使用以上推荐药剂,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④喷药时最好选在清晨或者傍晚,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
(来源:秭归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韩晓晴 值班编辑:周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