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打开端午记忆

06-24 10:26  

人最难改变的

除了乡音 就是口味

无论走到哪里

每一种记忆中的食物都是一把

打开乡愁的钥匙


粽情端午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根据史书记载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




青青的簝竹叶,包着洁白的糯米,洁白的糯米,包着红红的大枣。麻线缠裹,沸水蒸煮,一个粽子只用两张簝竹叶,尖尖翘翘,小巧玲珑,端上桌来,碧绿的簝竹叶还散发着山野的清香。这就是秭归的粽子。特别喜欢青碧碧的簝竹叶,它们通常长在终年云雾缭绕的高山之巅,山里人用簝竹叶编斗笠,雨点打在斗笠上,嘣嘣响。长大后才知道簝竹叶在城里可以论张卖,每到端午节,平日里不值钱的簝竹叶一时洛阳纸贵,成了主妇们的抢手货。那上山采簝的,是美丽的女子吗?可惜诗经里没有“采簝”一节,也许在诗经的时代,还没有开始吃粽子,但我不由自主地想像年青的女子们在高高的青山之上边采簝边唱歌的情景。



在屈原的家乡秭归,粽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没有具体的考证,到我们知道粽子一物,它已与端午和屈原联系在一起。屈原一跃投江,很痛快,他能舍众人,众人却不能就此干脆地舍了他。人们不停地打捞,就是找不到他的尸首,为了不让鱼虾吃了他,乡亲们不停地将粽子投进水中,祈求鱼虾嘴下留情。人们没有找到屈大夫,汨罗江太深了,洞庭湖太大了,长江太凶险了,两千年前的打捞水平有限,粽子都白扔了。


资料图


每到五月端午,在子规鸟“我哥回”的呼唤中,人们还是会往江里投粽子,乡亲们希望屈原能吃上端午的节令食品,也希望鱼儿们吃了粽子不伤害大夫。用粽子祭屈原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是先有屈原后有粽子还是先有粽子后有屈原呢?救屈原的事情理应发生在汨罗江上洞庭湖畔,粽子是从汨罗到秭归还是从秭归到汨罗呢?这些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粽子从此成为端午祭屈原的文化符号之一。我们得感谢屈原,让一种食物历经千年,给今天的我们不仅留下了口福还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可能山间水田少的缘故,秭归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主要流传于长江沿岸的村镇,从阴历四月下旬开始,大街上便开始卖粽子,一直吃到五月底末端阳才会结束。


一颗红心



有棱有角


在秭归人心目中,粽子与屈原,难分难解,有民间流传的《粽子歌》为证: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这首歌谣表面上唱的是粽子的形状、材质、颜色和煮粽子的过程,但细细品味,它唱的不是粽子这种食物,而是屈原这个人。性格有棱有角,为民有心有肝,人品一身洁白,人生半世熬煎。方正不阿、品行高洁,胸怀楚国、半世漂零的屈原,让家乡人既引以为傲,又不免伤怀永叹!歌谣在民间传唱,屈原在民心深藏,家乡人用一只小小的粽子,将他的一生从里到外,概括得如此贴切传神,没有深切的理解和爱意,怎么可能做到呢?小小的一首民谣,当你唱起它时,当你想到屈原令人唏嘘的一生,当五月的子规鸟不停地叫着“我哥回”,当碧绿的粽子、苦涩的雄黄酒摆满团圆的酒桌,就会忍不住为屈原掬一捧热泪。哪个地方会专门为粽子唱首歌呢?有哪个地方,能将粽子与屈原的精神禅释得如此形象又深情呢?这就是血浓于水的家乡亲情吧!


将一个人跟一种食物联系在一起,很多,似乎每种食物都有一个发明人。但将一种食物跟一个伟大的诗人联系在一起,就比较少了。除了屈原,似乎只有苏轼勉强够份。可东坡肉跟苏轼,只存在口腹之欲,远没有上升到精神的层面。黄州生活艰苦,当地猪肉价贱,加上苏轼本来就是个好吃佬,好吃佬走到哪都会想办法弄好吃的,哪怕就是几个石子儿,也能弄出好滋味,更何况猪肉。这么说对苏轼似乎不公平,从趣味的角度出发,我更喜欢苏大诗人,但东坡于东坡肉,只是一个发明者,却是不争的事实。粽子因屈原而神圣,东坡肉因东坡扬名而已。


全国各地,包括东南亚一带,都有粽子。粽子的种类因民族和地域的不同而五花八门,就形状而言,有菱形、长方形、四方形、有枕头粽、布袋粽、车轮饼、竹筒粽等;就口味而言,酸甜麻辣咸,样样俱全;做粽子的原材料因地而异,包粽子的粽衣也各式各样。至今记得某年去溆浦,一人分得几个枕头粽,沉甸甸地背将回来,吃了好几顿。蒸熟的糯米放在石臼中冲烂,加入各种佐料和腊肉蒸制,滋味悠长,令人难忘。在这些形形色色的粽子中,秭归粽子做法最简单,口味最清淡,吃法也简单,剥开簝竹叶,沾上白糖而已。可哪一样粽子也比不上这个最简单的粽子意味深远。


吃着粽子,唱着粽子歌,怀念一个人,从五月五到五月二十五。歌声悠扬,歌声忧伤,粽子甘甜,簝叶清香。


文章节选自秦晓梅《味道与记忆》上编·味道之《粽子》




作者简介



秦晓梅,笔名梅子,湖北秭归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主创散文,有作品见于《美文》《散文》《散文百家》《长江文艺》《芳草》《少年文艺》《奔流》《朔方》等杂志,曾出版散文集《飞翔的姿势》《我的梦树开满了花》两部。


(来源:秭归融媒)

责任编辑:周陶 值班编辑:周小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