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识别与应急防治技术指南

07-20 17:16  

目前已在梅家河、郭家坝等乡镇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秭归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提请广大群众加强监测、积极防治,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扎实打好“虫口夺粮”保卫战。


草地贪夜蛾起源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2019年1月13日确认传入我国云南省,具有适生区域广、迁飞速度快、繁殖能力强、防控难度大的特点。


一、形态特征


成虫:翅展32~40mm,前翅深棕色,后翅白色,边缘有窄褐色带。雌蛾前翅呈灰褐色或灰色棕色杂色,具环形纹和肾形纹,轮廓线黄褐色;雄蛾前翅灰棕色,翅顶角向内各具一大白斑,环状纹后侧各具一浅色带自翅外缘至中室,肾形纹内侧各具一白色楔形纹。



幼虫:一般有6个龄期,体长1~45mm,体色有浅黄、浅绿、褐色等多种,最为典型的识别特征是末端腹节背面有4个呈正方形排列的黑点,三龄后头部可见的倒Y形纹。


二、田间危害状


在玉米上,一至三龄幼虫通常隐藏在心叶、叶鞘等部位取食,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低龄幼虫还会吐丝,借助风扩散转移到周边的植株上继续为害;四至六龄幼虫取食叶片后形成不规则的长形孔洞,可将整株玉米的叶片取食光,也会钻蛀心叶、未抽出的雄穗及幼嫩雌穗。



三、防控措施


1.理化诱控。在玉米植株心叶里撒草木灰、细土、沙子来保护生长点。成虫发生高峰期,采取高空诱虫灯、性诱捕器等理化诱控措施,诱杀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压低虫口基数。


2.生物防治。在卵孵化初期,选用苏云金杆菌(Bt)、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短稳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等高含量单剂生物农药,早期施药预防。


3.化学防治。对虫口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区域,抓住幼虫低龄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推荐选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等高效低毒农药,在清晨或者傍晚施药,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


(来源:秭归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 周丹丽)

责任编辑:韩晓晴 肖飞 值班编辑:张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