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净增8400余人,秭归这地是如何做到的?

05-11 17:29  

五月的吒溪河畔,绿树成荫橙香四溢,水天一色风景如画。


“几年不见,这里变化很大,道路更宽了,村庄更美了,小镇更靓了,人气更旺了。”驱车沿环湖道路一路行驶,来吒溪河畔水田坝乡洽谈民宿投资的浙江客商张泽汉,连连感慨。


最新数据显示:五年间,水田坝乡常住人口净增8400余人,增幅50%左右。这里,已成为秭归除县城外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也是寸土寸金之地。这里,远比其他地方更渴望激发“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


图 | 吒溪河流域俯瞰图


01  青年人才回村当主角


乡村是急需新鲜血液注入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才贡献智慧、锤炼自我的广阔舞台。


水田坝乡正存村“上门女婿”“90后”青年税晓东,婚后一直和岳父经营着自家的石材生意。几年前,村里建设资金不足,税晓东二话不说,拿着1300元去村委会捐款。恰逢村委会换届,老村支书看到踏实能干的税晓东,便极力劝说他来竞选新一届的村干部。面对乡亲们的期盼和家人们的鼓励,税晓东开始投身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来。


要想富,先修路。就任村委会主任后,为了让柑橘能够畅通无阻售出,税晓东带领村民翻新村内所有果园,组织修缮连接果园的公路。


税晓东还积极邀请当地有名的农业专家,在村里开展柑橘产业培训,为村民提供科学种植的方法。通过控制每亩果树数量,优种优收,提高了每棵树的挂果率,真正实现了增质增效。


在税晓东的带领下,正存村成功跻身为吒溪河畔又一个柑橘产业“亿元村”。


图 | 税晓东(右一)为正存村五保户送过冬棉被


水田坝乡打好“乡情牌”,搭好“大舞台”,全方位、全领域开展在外人才摸排梳理和信息收集,建立乡贤数据库。32岁的龙口村村民董健就是这样一个被“精准锁定”的乡贤人才。


董健以前在湖南一家国营钢铁厂上班,年收入达10余万元。听说家乡号召年轻人回乡发展柑橘产业、齐心共建离地运动小镇,董健毅然辞去高薪工作,回到老家当上了一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橙农。


如今,他家的柑橘种植规模达20余亩,并入驻了电商平台,年销售额超50万元。今年4月,董健种植的伦晚脐橙更是在湖北省2024年优质晚熟柑橘评比中一举夺得金奖。


“种好橙子是一方面,将来,我还想在扩大电商销售渠道上下功夫,争取让老家的脐橙销往世界各地谈起未来,正在修剪着果树枝叶,皮肤被晒得黢黑的董健信心满满。


02  外引人才扎根干事业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吒溪河畔的飞速发展也吸引了一大批“新秭归人”怀梦而来。


戴着墨镜,一身运动服,手拿对讲机,踱步在吒溪河边的滑翔伞降落场,陈海平的眼睛总是望向天空,盯着那几抹盘旋的五颜六色,心里琢磨着降落后得指出他们技巧上的问题。


在当地,无论是滑翔伞运动员、学员或是老百姓,看到他都会亲切喊上一声“陈教”。但鲜少有人知道,陈海平是一位来到水田坝乡不过4年时间的襄阳人。获得过第九届世界滑翔伞锦标赛冠军的他,原本在荆门一滑翔基地执教,也许是被屡次前来拜访的秭归县乡干部的真诚所打动,也许是被吒溪河谷得天独厚的滑翔伞飞行条件所吸引,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后,陈海平选择将事业全部迁移到这座鄂西小镇。


从城市到乡村,他丝毫没有不适应,担任水田坝滑翔伞基地总教练、成立宜锦天航空运动有限公司、同三峡大学体育学院合作办学、当选为秭归县政协委员……“对我来说,水田坝就是我第二个家乡,我的事业在此,家庭在此,我的后半生也都将在此。”年近知天命的陈海平,在这里仿佛找到了他年轻时的激情与热血。


图 | 陈海平(左一)在吒溪河滑翔降落场执教


李文同是夷陵区邓村人,早年因工作关系,曾和水田坝乡红旗茶场打过交道,看中了这里的潜力,也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2009年,他辞去工作,来到水田坝乡承包经营起一家茶场。


李文同接手时,已经荒芜了十余年的茶园里杂草丛生,茶树比人还高。为此,他雇请当地30多名农民对茶场进行改造,更换了部分茶苗,与此同时,他还新建了茶叶加工厂,购置了现代化的茶叶加工设备30多台(套),改造了综合楼。自此,茶场面貌焕然一新,茶叶加工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在这扎下根的李文同,成立了山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了“屈峰”商标,全力打造秭归香茶品牌。目前,公司年加工茶叶鲜叶1200多吨,制作干茶250多吨,实现年销售收入1700多万元,每年为当地茶农增收280万元。


近年来,李文同更是瞄准了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和乡村度假游火热兴起的机遇,决心为环吒溪河4A级旅游景区建设添砖加瓦。为此,他投资3000万元,在水田坝乡石垭村建设起茶旅新村,配套亭台楼阁、步游道、小木屋、接待中心等,形成了“游生态茶园、体验采茶制茶、吃农家菜肴、住茶山客栈、买有机茶叶”的农旅融合发展格局,每年都有许多游客自驾来这里游玩、康养。


图 | 李文同和他的茶旅新村


03  脐橙人才竞相显身手


秭归县同胜柑橘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胡志刚是水田坝乡下坝村人,没有上大学的他,18岁就开始学着父辈种植起脐橙,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橙二代”。从父亲手中接过种橙子的重任后,他大胆开展技术创新,进行科技示范,探索果园生草绿肥种植、水肥一体化、无人机飞防等先进种植技术,2018年,他建成了秭归第一条牵引式田间单轨运输车,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极大缓解了山区柑橘运输难的问题。


图 | 胡志刚操作田间单轨运输车


胡志刚作为当地橙农的年轻代表,他不但建设起了60亩的脐橙基地,还成立了柑橘种植家庭农场。“低头是奔流的江水,抬头是看不到顶端的大山,远眺是望不到尽头的群山。”胡志刚说。经过农技部门的指导与“土专家”的倾囊相授,胡志刚不仅成了当地最年轻的新型职业农民、高级农艺师,更被推举为秭归县柑橘协会副秘书长,获评“宜昌市百佳农民”“宜昌市拔尖人才”“秭归楷模”“最美产业工人”“秭归名匠”。


脐橙产业发展需要大量“土专家”“田秀才”。“没想到没上过大学,种了半辈子地的农民也能拿职称文凭!”看着证书上金光闪闪的“助理农艺师”,家住水田坝乡兴合村的橙农聂家旭心里美滋滋的。


近年来,秭归县大力实施农民职称评审试点工作。据统计,仅在水田坝乡,今年就有23名农民新获评职称。


“今年,我们将重点在乡土‘橙才’高质量培育上着力,聚焦脐橙育苗、种植、营销和社会化服务全链,以‘8090’青年职业橙农培育为重点,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全县与脐橙相关的职业农民突破500人。”秭归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傅少蓉介绍道。


最是人才润乡村。一个个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在秭归县吒溪河畔上演,擘画出一幅幅环境优美、产业兴旺、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美丽乡村新画卷,成为高水平建设中国橙谷·环吒溪河4A级旅游景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最有力的注脚。


(来源:秭归发布)

责任编辑:韩晓晴 值班编辑:向姗姗

相关阅读